解振华:详解制定1+N政策体系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及路线图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1北京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落实《巴黎协定》的庄严承诺。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用了60年,美国用了45年,中国力争用30年,可以预见中国未来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当前,我国正在制定1+N政策体系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主要包括十方面具体内容。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二是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三是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设施;四是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六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七是发展绿色金融;八是出台配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九是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十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以下为演讲全文。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举措,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华沙会议要求各方于2015年巴黎大会之前尽早提交国家自主贡献决定,旨在明确本国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举措。我国在2015年《巴黎协定》谈判最关键阶段率先向联合国提交了二氧化碳2030年左右达峰并争取尽早达的自主目标,这个目标主要涉及能源活动产生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就是根据《巴黎协定》有关规定,是对2015年提出自主贡献目标的更新和强化。主要指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达峰。

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这也是落实《巴黎协定》关于“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目标的要求。根据协定,各缔约方应在2020年底前向联合国提交到本世纪中叶的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MCS)。碳中和目标包括全经济领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跟2030年目标还是有所区分的。不止包括二氧化碳,还包括甲烷、氢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从二氧化碳到全部温室气体,体现出我国持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雄心和主动承担与我国国情相符的责任担当,我们将落实《巴黎协定》规定,如期向联合国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更新和长期低碳发展两份文件。这两份文件在今年底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各个国家都会提交,我们也会提交。

各位同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付出艰巨努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零排放,欧盟大约需要60年时间,美国需要45年,而中国要力争用30年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可以预见中国未来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我们有信心100%落实对外宣布的目标。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谋划金融、价格、财税、土地、政府采购、标准等保障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顶层设计指导意见。它涉及碳达峰、碳中和全国和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政策措施,主要目的是在各个主要领域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速转型和创新,也意味着转型和创新是主旋律。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和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十四五”时期,要严控煤炭消费的增长,“十五五”时期要逐步减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发展绿色氢能等。2030年我国要建成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12亿千瓦,12亿千瓦我国火力发电也没有到这个水平,美国全国总体容量也就是11亿千瓦。总体而言,我国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工业电动交通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盲目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三是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设施。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净零能耗、低碳建筑;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各个环节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建设低碳智慧型城市和绿色乡村。

四是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运输结构,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发展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清洁零排放汽车;建设加氢站、换电站、充电站等。现在中石化已经宣布要把加油站逐步增加到加气站、换电站、充电站,楼部长讲到美国基建计划准备新建50万充电桩,中国已经建了162万个充电桩。

五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污染排放脱钩、减缓气候变化的治本政策,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坚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静脉产业”“动脉产业”发展,鼓励推广再制造产业,建立完善让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受益的方式。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探索。

六是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发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储能、绿色氢能、电动和氢燃料汽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资源循环利用、连接技术等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前景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

七是发展绿色金融。以扩大资金支持和投资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八是出台配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明确我们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领域。这些在1+N政策体系当中都会陆续出台。

九是建立完善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全社会减排目标,在已有试点基础上,我国已经在电力行业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现在交易价格大概是五十多块每吨,将逐步上涨。欧盟碳价是60~70欧元,因此可预见,建立全球碳市场方面,在碳定价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要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十是实施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既有助于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助于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该领域行动与合作,大力植树造林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与联合国有关国家继续推动相关领域国际合作的倡议。今年要在云南昆明召开第十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这是很重要的内容。

各位同事,2015年达成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就提出全球要努力在疫情后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复苏的倡议。这个倡议首先得到了中国等主要国家的响应,中国、美国、欧盟等都相继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目标及相关政策。尽管各方目标因国情有所不同,但理念、路径大同小异。这就有很大的市场和合作空间。大家都是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经济、就业、环境、能源、健康等各个领域政策统筹结合,实现协同增效。

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复苏和落实相关政策行动的推动下,世界将迎来一场绿色低碳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蕴藏着很大的投资和市场机遇。联合国有关机构测算,要实现《巴黎协定》所确定的目标需要92万亿美金的投入,有一些机构测算的资金投入还要大一些。我们国家有关机构测算,如果我们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大体上需要136万亿人民币投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在江苏苏州、吉林吉林两次举办美国在华跨国企业的圆桌会,与会各个跨国企业都十分关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所带来的市场,技术和投资机遇,对中外企业合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创新也表现出极大兴趣。

最近,中美省州长又开展了一次对话,几个经济发达大省的省长和美国州长就如何实现2050年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碳中和目标开展了一些交流,也提出了一些合作领域。中美双方还发表《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提出在八个领域开展合作。我们已经进行了16次对话,现在逐步务实细化。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各国政府要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和鼓励性经济金融政策,向市场和社会传递清晰的信号,建立稳定的预期,发挥公共资金杠杆作用。企业要主动布局新产业、创新新业态、开发新产品,应用新技术,这些都离不开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当前,很多开发银行、商业银行、投资公司、基金保险公司已经积极行动,投入上百亿、上千亿资金设计金融产品,在决策当中考虑气候风险,帮助企业设计实施融资方案,推动碳数据披露、参与碳市场交易,有利支撑中国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新。

今天的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的代表参加,有助于交流最佳实践,研讨解决方案,更好将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金融投融资结合起来,希望参会金融机构继续支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项造福人类和子孙后代的事业。探讨绿色融资机制安排,破解气候行动融资的困难。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全球加速低碳、零碳转型贡献方案和智慧。

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创建时间:2021-07-25
首页    新闻    观点动态    解振华:详解制定1+N政策体系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及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