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优势互补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

7月27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深圳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金融开放背景下资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深圳证券交易所监事长杨志华出席高峰论坛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与建设”,并发表演讲。以下会议实录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中国财富管理50人深圳论坛”。我代表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个论坛题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我想就发挥交易所核心枢纽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谈几点看法。

 一、努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

湾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纽约湾区到东京湾区,从旧金山湾区到粤港澳大湾区,都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级,引领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金融在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湾区的经济发展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血脉通,增长才有动力。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资产总量、金融资产配置效率和金融基础设施规模,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的基础,是进行全球金融合作与竞争的基础,也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共同发展的基础。

交易所具有促进资本形成、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重要功能。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拥有一个以交易所为核心的强大资本市场,通过市场供需决定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生产要素、提升价值创造的有效性。

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港交所,两个交易所隔海相望,“深港通”一桥通南北,汇聚了一批金融证券服务机构和上市公司,成为湾区资本形成、金融合作的重要枢纽。深交所从以下方面努力推进粤港澳金融合作:

第一,在“连通”上做文章,不断探索跨境资产交易与服务新途径。深交所积极依托特区优势,秉承创新理念,在对外开放方面做了许多探索。一是与香港金融局、中国结算和深证通合作,共同打造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基金互认服务平台,为内地和香港基金的跨境销售提供服务。到今年5月底,这个平台服务49家境内金融机构,16家境外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双向申购基金金额累计272亿人民币。二是启动深港通,2018年5月实现每日额度扩容。到今年5月底,深港通累计交易金额6.6万亿人民币,跨境资金整体净流入1141亿人民币,这对于证券市场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在开放上下工夫,助力提升湾区金融业开放水平。一方面,主动参股达卡交易所、巴基斯坦交易所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所,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战略支持这些交易所开发和完善金融系统,探索全方位技术、市场和设施的连通与共享。另一方面,不断丰富跨境产品种类,启动“一带一路”债券业务试点,推出首支中欧两地同步发布行情的绿色债券指数。积极推动跟踪境外指数的基金产品在深交所挂牌,满足境内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国际化需求。深圳A股相继纳入明晟和富时罗素等国际知名指数。深交所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桥梁。

第三,在创新上发力,稳步推进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建设。通过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在湾区聚集,打造立足湾区、辐射东南亚和南亚的大湾区创新资本形成体系。到今年5月份,这个平台跨境服务项目476个,项目来源覆盖39个国家,有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跨境合作,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融对接。    

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需要关注的问题

与世界上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格局可以归纳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税区、三种货币、四个核心城市”,这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优势,也是问题挑战。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流通着三种货币,人民币、港币、澳币,分别受制于不同的货币和银行体系。目前人民币和其他两种货币之间没有实现完全自由兑换,流动性障碍增加了粤港澳金融和产业合作的成本。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三地金融融合不断推进,三种货币自由流通需求日益迫切。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经济环境和社会条件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三地的关税政策、资金流通制度、对外经济政策、金融体制等方面有实质性差别,对于三地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以及推动跨区域金融合作有一定影响。
    第三,实现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深度合作,有必要解决金融产品跨境运行和跨境监管等问题。现在三地跨境的金融基础设施和沟通机制还有很大空间,跨境业务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需要进一步完善,否则不利于三地金融合作,也不利于跨境金融风险集中防控。
    第四,粤港澳三地尚未实现差异化、互补性发展,各城市之间有一定的同质化竞争,都致力于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对金融资源存在一定的竞争,可能导致金融合作过程中整体效率损失。

三、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拥有国际级金融中心和国内创新资本形成中心,但是三地还没有实现有效融合,需要推进实现大湾区金融合作和优势互补。
    第一,在大湾区进行金融领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探索。借助香港、深圳、广州、澳门渐趋同城化的优势,在有效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在湾区内部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实现资本项下资金自由进出,探索符合湾区企业需求的外汇改革措施。
    第二,发挥粤港澳各自金融领域的优势,形成互补。香港是重要的国际融资中心,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发挥着内地与世界“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广东九城形成了深莞惠、广佛肇、珠中江三个经济圈,优势在于制造业和技术创新引领的科技行业,深交所身处科创腹地,了解创新企业需求,致力于打造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只有发挥粤港澳三地、深港两交易所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才能共同打造新的增长级。
    第三、降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领域的准入门槛。以先行先试、循序渐进为原则,依托前海自贸区、落马洲河套地区等新兴合作平台,深化内地对港澳银行、保险、基金、债券等金融产品服务的开放水平,实现港澳企业和内地企业平等经营,在这个基础上推动三地金融机构信息互通、客户互荐、人员互动,形成紧密的业务合作,让企业享受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第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市场管理和微观市场监管体系,强化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管,严格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总之,深交所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将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证监会的领导下,依托大湾区发展的蓬勃动力,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主动配合湾区各地方政府,促进大湾区金融合作。努力成为基础产品的重要提供者,成为交易平台的重要建设者,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服务者。

谢谢大家!
 

创建时间:2019-07-28
首页    新闻    观点动态    杨志华:优势互补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