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os Troyjo:不确定性环境下危中有机,新兴经济体市场将大有可为
近日,由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举办的“2022秋季峰会——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在京成功召开。峰会以今年以来全球局势动荡,黑天鹅事件不断,地缘冲突,新冠病毒变异,气候异常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为背景,邀请政府部门与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金融行业领袖及专家学者就当前国计民生、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监管等热点议题发表真知灼见。新开发银行行长Marcos Troyjo出席峰会作主旨演讲。
Marcos Troyjo表示,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高通胀国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复苏、潜在脱钩、地缘政治和极端天气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带来了巨大风险。但危中有机,新兴经济体将在全球GDP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份额。Marcos Troyjo指出,未来的制造中心、研究中心都会发生迁移,新兴市场可以在这个创新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开发银行将在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融资方面发挥促进作用,帮助财政空间受限的国家找到新经济增长解决方案,并将进一步扩大新开发银行成员范围,提升成员间互助,与新兴经济体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世界正面临着80年来一些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比如新冠疫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公共卫生领域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这些情况前所未有。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无论是那些受危机影响的国家,还是受高通胀影响的国家,经济复苏态势均不明朗。发达经济体的货币紧缩政策以及全球衰退的潜在风险,不仅会对实体经济和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影响,还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逆全球化、脱钩和供应链中断。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这些方面也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强调一些确定性,即当今世界正在实际发生的变化。
第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GDP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七大新兴经济体(E7,即: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的综合国内生产总值比发达经济体G7高出约20%,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意味着未来几年新兴经济体将在全球分得更多蛋糕。
第二,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新配置,新兴经济体在其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很多人都曾谈到重新设计全球供应链,但这里我们是从需求而非供给角度,谈论全球需求、全球营销以及全球研究、开发和创新的重新配置。以巴西-中国贸易为例,20年前,巴中年均贸易额为10亿美元;现在为每60小时10亿美元。目前,巴西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已经超过意大利,对泰国的出口已经超过法国。此外,由于新的贸易和投资协议的签订,制造中心、研究中心正迁往世界各地。新兴市场可以在这一创新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基础设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确定性领域。作为新开发银行核心使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去我们认为,基础设施仅仅是物理方面(即实体方面)的基础设施,但现在可以划分为物理基础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并且这两类基础设施正在走向融合。这类“技术密集型基础设施”显然将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当今世界严重缺乏国际合作。一些人十分怀念2008年大衰退的应对措施,当时许多国家齐心协力地相互协调,缔造了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时光。回看当下,各国却没能清晰、深入地共同探讨和应对全球挑战。当前的全球合作岌岌可危。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强调多边机构如新开发银行的作用。因为团结起来并就共同利益开展建设性的工作,将有助于凝聚起更大的共识,这不仅对经济复苏至关重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
二、新开发银行的使命与愿景
经过几年的运营,新开发银行已经建立了一个包含80多个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投资组合,批准金额约为300亿美元。2022~2026年战略资助项目中,40%将用于适应气候变化或减缓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的项目。通过这些目标,新开发银行看到了与成员国合作的巨大机会,可以利用我们的确定性知识,帮助它们度过充满不确定性的阶段。
新开发银行专注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的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基础设施,并提供使社会运转和经济繁荣的服务。当然,面对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的综合需求,多边开发银行能实质性改善的部分其实有限。但它们具有带动效应和协同效应,可以让更多投资者参与进来,这是多边发展机构最核心的作用。
新开发银行致力于成为一个重新定义全球增长模式的关键机构。当前,工厂投入在促增长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技术和生产效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依赖“成本套利”的传统贸易模式已经不再可行。另一方面,优质服务、新思想和数据贸易变得更加普遍,并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繁荣。
新开发银行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改善国际合作方面。对于那些一直利用财政空间来应对发展难题,导致财政空间不断缩小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国家来说,多边主义变得更加重要。这是因为许多国家将需要获得国际支持来恢复增长。而新开发银行和类似机构显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实际上,新开发银行的作用远不止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这个核心使命,而可以进一步服利益相关者将良好实践纳入主流文化,说服他们首先培育出有利的生态系统,然后参与到全球化对话中。新开发银行在这方面其实已经颇有建树。
最近,新开发银行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发起者的金砖国家,扩展为9个成员国,孟加拉国、埃及、乌拉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成为新发展银行大家庭的一部分,这表明新兴经济体愿意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
GAMF研讨会 | 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未来应对
近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举办了“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未来应对”专题研讨,GAMF理事长、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香港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GAMF总干事、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IMF原副总裁、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光大集团副总经理王毅作点评发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等专家出席会议并作讨论发言。
-
GAMF2022 秋季峰会 | 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
9月24日,由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 举办的“2022秋季峰会——寻找不确定性下的确定性”在京成功召开。峰会以今年以来全球局势动荡,黑天鹅事件不断,地缘冲突,新冠病毒变异,气候异常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为背景,邀请政府部门与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金融行业领袖及专家学者就当前国计民生、宏观经济、财政货币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监管等热点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
GAMF研讨会丨全球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举办“全球市场展望与投资策略”专题研讨会,邀请机构投资者及专家学者,共同就目前高通胀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展望、各类资产表现和资产配置策略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Tilton,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全球信用主管Christian Stracke,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副首席投资官张龑,法巴资管亚洲多资产与量化解决方案主管Tina Yao,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David Chao作专题发言;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Geoffrey Rubin,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兼副首席投资官郭向军作点评发言;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KKR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参与讨论;GAMF总干事、孙冶方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作总结发言。 -
GAMF研讨会 | 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显现,全球金融稳定将何去何从?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一些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和逆全球化等因素,导致全球通胀高企。美联储于今年3月开启了加息进程,这无疑将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全球金融稳定带来挑战。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与CFA协会(CFA Institute)于近日联合举行线上闭门会议,邀请中外资深专家学者围绕通胀形势与美联储政策目标、加息的外溢效应、全球金融稳定及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等话题进行圆桌交流。
参会的中方嘉宾包括GAMF理事长、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胡晓炼,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外方嘉宾包括美联储原副主席Don Kohn,IMF原首席经济学家、CFA协会系统性风险委员会联席主席Simon Johnson,CFA协会首席执行官兼总裁Margaret Franklin。GAMF秘书长刘喜元与CFA协会中国区总经理张一作开场发言。会议由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紫光讲席教授周皓主持。 -
GAMF 研讨会 | 中概股如何破局
2022年3月26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组织召开“中概股如何破局”专题研讨会,邀请政府和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企业代表、机构代表及各界专家,就市场关切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
-
GAMF 研讨会 | 俄乌危机下的国际形势与全球市场
2022年2月27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组织召开“俄乌危机下的国际形势与全球市场”专题研讨会,对俄乌冲突接下来的演绎、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及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对我国的溢出影响及应对措施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关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与金融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